这些投资会增加短期的营运成本,但十分必要。
更何况日本几乎所有的国债都是欠日本国民的,即使政府违约不还,也属于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与外国无关。可是,经济状况较好的西欧国家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救助边缘国家,边缘国家越来越高涨的民族主义也不利于他们接受国际救援。
但问题是,作为欧洲国家,这样做会产生恶劣的政治后果。长期以来,欧盟一直是世界上最民主、自由、繁荣的地区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半个西方世界。相比之下,并不是全球的每家商店都销售英国、甚至美国生产的产品。脱亚入欧曾经是日本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虽然日本国内政坛确实谈不上有序高效,但日本政治家、高级财政官员、财团和银行界支援欧洲的姿态显而易见。
可以说,日本、法国和德国选择的道路其实应该叫做民主工业社会主义。这虽然不是什么成就,但至少保证了日本在货币战争中不会失去什么。一元钱的存量若能带来七、八元的交易量,相当于七、八元的人民币流出量,其杠杆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如果我们视人民币流量为水,视人民币产品为鱼,以下逻辑就很清晰:鱼没有水不会生,水不流鱼不会活,水中无足够养分鱼长不大。我们的出口持续超出进口,累积起巨额的外汇储备,也就是说我们的财富很大一部分是用外币(特别是美元)持有,并无奈地大量投资于美元国债之中,国际资本市场的风吹草动将可能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数十亿美元的帐面亏损。在此阶段,内地和香港初步建立了人民币出境、在香港流通和人民币有限制回流境内的资金流动和循环系统。我们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越有理由说服中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速,也就越早带来实际的利益。
与此同时,市场建设全面展开,从境外自由流通起步,开始进入整个市场人民币化的初期准备。而我们今天讨论的人民币国际化还基本着眼于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这一中期目标上。
这种自信固然可嘉,但切勿因此而固步自封。人民币流出去的量仅占总规模很小的比例,即便未来几年迅速发展,对境内市场影响也会相当有限。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不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国家战略与地缘政治考虑,均有必要迈出的战略步伐。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既非可做可不做,更非贪大求洋。
人民币国际化本身虽不能直接减少这样结构上的不平衡,但它在有效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缓解汇率压力与加大中国与其主要区域及资源伙伴国之间经济与贸易平衡协同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面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每一个金融业界人士都有必要问一句:我准备好了吗?投资金融信息科技设施,提升市场基建好比修路,必须提前规划实施,不能等车到门前才修路。境外市场人民币存量本来就有限,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要有活跃的二级交易市场才能有足够的拉动力增加人民币的流动性。2) 允许内地商业银行配合贸易需要开展离岸人民币贷款业务。
除了以上几种结构性向离岸市场输出人民币外,还可以考虑设立临时性、试点型有定额管控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池(或称之为资金池),为某个或某系列人民币产品提供支持,以保证其发行与交易时不会因离岸人民币存量不足而受影响。第一,一国指香港为中国主权管制,为中央政府所信赖。
鉴于这样一个有限的中期目标,人民币国际化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就应该是可行的、有操作性的:第一,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先通过一个可靠的、可行的离岸市场试行,在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设立既互通又可以监管的人民币流动渠道,从而有效降低境外人民币业务对内地金融市场的影响与冲击。扩容和增量都会为香港的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商机。
但去年中国贸易中只有约1% 的贸易额是以人民币结算。同时,政策制订者也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境外人民币市场这一池中的养分只能来源于境内,因而迅速启动了人民币的回流机制,使境外的水能够接通境内的收益,进而可使境外能发展规模更大的、更多的产品。香港交易所最近向交易所参与者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提升各自的后勤系统,以确保所有交易所和结算所参与者未来都能处理人民币产品的交易、交收和结算。收益动力以人民币升值预期为主,开始向固定收益转变。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将境外人民币存量投资于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盼望已久即将出台的小QFII都会迅速带动较存款产品更高收益的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中,两类金融产品的发展值得关注。
从去年进行试点到今年7月末,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达到916.42亿元。香港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最佳选择,但未必是唯一的选择。
扩容和增量是市场成长阶段的目标成果进入成长阶段,香港的人民币存量增加到相当程度,香港的金融市场就可以进入更高收益、更大规模、品种更全、二级市场交易更加活跃的发展阶段。以下解释一下各阶段将会为香港带来哪些商机。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同时对中国金融安全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必须在一风险较易控制的政治地理区域先行先试。而这些政策安排一定是在资本项目不开放的条件下,防范对内地市场造成影响为前提的。
随着香港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逐渐打通,收益开始成为持有人民币的主要驱动力。除了下决心提升硬件外,我们还要有决心升级软件,即顺应新的形势,调整和改变某些现有的习惯和规则。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有助于减少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中国经济存量的影响。养分在这里指一个产品须付投资人的收益,譬如债券的利息,或股票的分红或收益。
人民币国际化就是这样一个源自大中华,可以拓展业务到全球各地的机遇。一是贸易融资服务,二是资本市场产品。
问题五: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香港带来什么商机?前面我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时候提到过三个发展阶段。面对资本市场变化的大势,我们要适时改变一些长期以来的做法和习惯,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客户。
结束语人民币国际化是项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对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有信心,包括法制健全、自由经济、便利营商等等。
香港众多的证券机构和交易所都可以从中直接受惠,香港的整体经济亦肯定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兴旺而获益。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不仅不会对上海的发展患得患失,还会发掘出创造双赢的商机。尽管从国际经验看,将离岸和在岸中心设在同一个城市是有先例的,但若能在政治、经济与地理上隔离这两个市场才能真正有效进行风险控制。二是必须有更畅通的人民币回流境内渠道,以创造产品的收益源泉鼓励产品发行。
香港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优势,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发挥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作用。从2011年开始,我们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就发展路径逐步达成共识,开始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入成长阶段的快车道。
我们还要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信心。个人每人每天不超过等值2万元人民币的兑换。
今年7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主导下签署的《清算协议》是香港境外人民币市场的一大突破。与此同时,香港又积累了大量有丰富经验的国际金融人才。